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ASP站长网(Asp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热搜: 创业者 数据 手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疫情之下,远程医疗是否能做贡献?

发布时间:2020-02-05 16:33 所属栏目:17 来源:站长网
导读:1月31日,一家基于会员制的美国基础医疗公司One Medical在经历13年长跑后,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每股14美元,股价首日上涨57.64%。 其创始人Tom Lee曾经这样评价医疗体系,他表示:“医疗应该是医生和病患间长期配合的过程,而不是看诊时短短几分钟

1月31日,一家基于会员制的美国基础医疗公司One Medical在经历13年长跑后,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每股14美元,股价首日上涨57.64%。

其创始人Tom Lee曾经这样评价医疗体系,他表示:“医疗应该是医生和病患间长期配合的过程,而不是看诊时短短几分钟的对话。”

笔者认为,这是一句直击心灵的话语,可以延伸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话题。

疫情之下,远程医疗是否能做贡献?

01、看病就医的难题

排队三小时、看诊三分钟。在中国有这样的俗语于坊间流传。虽然目前情况总比多少年前有些改善,但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不争的事实。

HTC 研发及医疗总裁张智威博士曾经对今天的医疗模式作出梳理,并为其归纳了两大特点:

第一,被动式。很多病情总是先由人体感觉到不舒服,去找医生诊断后才能发现。其间的时间差难以避免,且有些病情在这个时间差内可能会持续发展。换句话说,这是反应式的医疗。

第二,集中式。当大部分优质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三甲医院时,就暴露出资源不平均的问题,最终将导致民众把更多时间和成本花在预约排号、路途交通、等候看诊等等方面。或者因为这样的涌入,三甲医院的医生将要承受超负荷的工作,为每位民众能够留出的时间仍然不可避免地被缩短,甚至在就诊后,患者也常常难以完全消除自身的各项疑虑与担忧。

为此,医疗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方向:从被动式走向主动式,从集中式走向分散式。前者侧重对人的状态进行及时获取与管理,后者强调解决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医疗服务的普及性问题。

基于以上这些长期的痛点与目标,从商业角度看,医疗服务始终是一块尚未被完全发掘的市场。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的理念正在业界不断发展、成熟。

02、创新性医疗的模式

第一类模式为互联网医疗模式。主要是希望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方法为民众提供基础医疗服务,致力于连通医院、医生与民众;连通医疗、医药和医保。

以One Medical为例,其商业模式就在于用户在支付每年的会员费后,可以获得当日预约、远程咨询等更为便捷舒适的医疗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One Medical在成立大约5年后,就将目光从开拓个人会员转移到了企业客户,实际是雇主在为员工缴纳会员费作为公司福利。也就是说,One Medical从B2C变成了B2B2C。

从中国市场的表现看,互联网医疗同样大多在走B2B2C的路线(直接2C走不通往往是因为在使用意愿、支付意愿和信任程度上呈现顾虑),企业对接的几大B端,通常包括医疗机构、企业雇主、保险公司、药品零售商等等。尤其在近年政策放开及鼓励创新的条件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互联网+健康医疗的建设,允许医疗机构医师在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后,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诊断。互联网医疗由此重新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线上轻问诊已经发展为该模式下比较成熟的服务形态。

而这段时间以来,在“能不出门就不出门”的理念刺激下,一系列线上服务热度爆升。包括平安好医生、微医、丁香园、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等多家互联网医疗企业纷纷上线免费问诊功能,为处于居家隔离状态的民众提供咨询服务。从商业角度看,这被认为是互联网医疗的一次大规模获客机会。

第二类模式主要面向不同医疗机构之间。通过对通信技术、视频传输技术、云计算等技术的使用完成工作,主要用于专家会诊、教学、科研、手术指导等场景,基本业务模式属于B2B类型。

1月26日,四川省卫健委组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成功完成了两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重症患者的5G网络远程会诊。

2月3日,由华为、中国电信等提供技术支持的火神山医院首个“远程会诊平台”宣布将投入使用,表示其具备视频+资料传输等优质远程会诊功能。

针对疫情防控,这两项实践有相似的目标——即充分调动异地的医疗专家资源,提高病历诊断、救治效率与效果,减少外地医疗专家前往武汉的风险,减少医患间的直接接触。

还有一类是远程医疗监控模式。该种模式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来做实时的人体健康监测和管理应对,主要实现从被动获取信息到主动获取信息,打通前期防护、中期诊断治疗,以及后期恢复护理这项长期的过程。

比如新加坡作为亚洲区域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老年人监测系统(the Elderly Monitoring System)的建设就是该国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独居老人家中安装无线传感器及各项智能设备,随时监测老人的活动情况,若发生异常情况,系统将及时上报并向家人发送预警通知。

疫情之下,远程医疗是否能做贡献?

再比如被称为全美最好医院的梅奥诊所,曾和可穿戴设备厂商Fitbit合作开发产品,用来跟踪监测心脏手术病人的恢复;以及与传感器公司Gentag合作开发针对糖尿病、肥胖症患者状况监测及信息管理的解决方案。众多的案例都能说明梅奥诊所在打造软硬件协同能力上的决心与专业,由此才能提高其医疗效率及患者的医护体验。

疫情之下,远程医疗是否能做贡献?

与Gentag合作开发产品的原型

03、万物互联将为医疗服务带来什么?

因为渗透难度大,效果不明显,互联网医疗仅仅是互联网从易到难渗透各行各业的中后期产物,时至今日尚未成型。那么对比今天我们所谈的万物互联、人工智能,又将于何时为医疗带来颠覆性改变呢?

笔者想起这几天群里讨论过一个话题:“各地政府需要对疑似病例进行居家隔离,什么样的物联网方案可以达到较好监控效果?”

基于事件的突发性,在考虑成本和易部署的前提下,基于门磁、智能摄像头、红外测温等设备来进行部署的方案最多被提出。

虽然这仅是一个日常的碎语闲言,但当未来更多的设备都能具备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功能,也许我们就将实现更加高效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测,那个时候再看,可能就会如同平安好医生董事长王涛曾经描述的:那时,重病、大病、手术需要去医院;常见病、慢病可以在线医疗、远程诊断,医生处方开具后,1 小时药品就送到家了。



(编辑:ASP站长网)

    网友评论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