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ASP站长网(Asp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热搜: 创业者 数据 手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关于新基建,有些事实真相你必须知道……(3)

发布时间:2020-05-26 13:16 所属栏目:17 来源:站长网
导读:云计算将算力资源集中化,进行灵活分配,提升使用效率,降低能耗。大数据在我看来,属于云计算。云计算的庞大计算能力和通信技术(例如 5G)的庞大连接能力,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人们得以挖掘数据中的潜

云计算将算力资源集中化,进行灵活分配,提升使用效率,降低能耗。大数据在我看来,属于云计算。云计算的庞大计算能力和通信技术(例如 5G)的庞大连接能力,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人们得以挖掘数据中的潜在价值,获得数据红利。大数据本身庞大的体量,加上云计算的能力,又给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提供了学习样本和学习效率保证,刺激人工智能的发展。

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全部都是术。它们是工具,它们的目的,是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等场景中给传统产业赋能,帮助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扯远了,我们回到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清楚。

首先,是寿命问题。

数据中心就是一台大电脑。电脑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硬件。

内存和硬盘主要是看容量,技术规格升级并不是特别快。但 CPU 处理器不同,这个东西就是个芯片,之前一直都按半导体摩尔定律的速度发展,更新换代非常快。就算现在速率慢下来了,但也还是在不断升级,频率越来越高,核心数越来越多,能耗越来越低。我们买电脑买手机,会发现,今年还是最主流的配置,到了明年就落伍了,几年之后,就只能当废铁。

那么,数据中心会不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呢?传统基建里面的铁路公路机场,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使用寿命,这个投入回报是源源不断的。那数据中心,一次性投入下去,可以用多少年呢?

如果明年花同样的钱,建设的数据中心算力是今年的 1.3~1.5 倍,那么,我们今年建?还是明年建?这些都是需要进行详细规划和计算的。盲目上马建设,烧了几年电,最后变成废铁,这是谁都不希望看到的。

第二个问题,谁来建?

是运营商来建?还是华为、阿里、腾讯来建?

数据中心既像核电站,也像****。企业关键的数据,都在数据中心。按理来说,数据放在自己手里最安全,但是,如果企业自己没有能力,那还是需要找一个信任的对象。一方面道德上值得信任,另一方面能力上值得信任(技术要足够强)。

云计算方面,全球最强的是亚马逊 AWS,然后是微软和谷歌。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国内份额最大的是阿里云,占了差不多半壁江山,电信云、腾讯云是第二梯队,华为云这几年发力,增速也很快。

云计算这个东西,想要做其实很简单,大部分平台软件都有开源的,改改就能用。但是,凡是想要做好的,最终都选择了自研的道路,包括 AWS,还有阿里的飞天。这些巨头砸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进行自研,才有了现在的市场份额。所以,一般的企业,根本不可能现在再入局云计算,尤其是公有云。

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阿里、腾讯、华为这样的私企民企做云。云和 5G 完全不一样,5G 是移动通信网络,讲究规模效应,投资过于巨大,民企私企现阶段很难切入。但云还是可以的,量力而行,自然生长。目前的市场也验证了这一点。

数据中心的投资完全可以社会化,因为它有清晰的商业模式,也有回报率。

第三个问题,能耗。

和刚才 5G 一样,数据中心也是一个电老虎。虽然现在云计算都是基于虚拟化和容器技术,能够根据需求进行弹性伸缩,动态调整性能,但不管怎么调,它总归是有能耗的。

降低能耗,一方面寄希望于芯片工艺、AI 控能等技术手段,另一方面就是将数据中心建在能源价格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或者纬度较高的北方寒冷地区。环境温度每低 1℃,一个数据中心的空调电费一年下来,都能节省几百甚至上千万。

关于新基建,有些事实真相你必须知道……

为了节能,甚至有厂商将数据中心建设在海底。

所以说,数据中心也不是可以随便想建就建的。选址、技术方案,都需要提前考虑清楚。

Part 3:人工智能

第三个要说的新基建领域,是人工智能。

作为最受关注的科技,AI 人工智能实在是太火了。然而,越火的概念,泡沫越多。前几年人工智能更火,现在热度已经有所消退。上周还看到新闻,第一波人工智能独角兽,已经开始倒闭了。这其实是好事,回归理性,才能让一个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新基建这么多领域里面,人工智能其实是最“虚”的一个。5G 有基站,数据中心有机房,人工智能的很多东西,你根本看不见。所以说这种东西特别好忽悠,怎么吹都行。而真正做实际投入的团队和企业,反而容易被淹没和忽视,无法获得所需要的资源,创业难度更大。

人工智能的几个关键要素,算力、算法、数据。

算力就是芯片,这几天华为事件再次升级,全国上下又讨论了一圈芯片自研的困境,大家都成专家了,我就不多说什么了。

算法这块,也是需要长期积累和投入的,还需要根据场景进行不断优化,没有耐心和资源支持是搞不定的。

数据呢,我觉得隐私和伦理是最关键的问题。中国算是这方面环境最宽松的了,到底是优势,还是隐患,我也说不清,大家自己掂量吧。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的投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挤掉泡沫,如何鼓励和保护创新,如何建立健全的法制环境,是我认为最值得关注的点。

仔细想来,我觉得人工智能就不像一个基础设施,这是一个生态,更多是人才培养,还有平台支撑和环境维护。

Part 4:工业互联网

最后一个,工业互联网。

(编辑:ASP站长网)

网友评论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