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ASP站长网(Asp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热搜: 数据 创业者 手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云数据库已然成熟,阿里云提出“去O”小目标

发布时间:2020-07-07 16:32 所属栏目:17 来源:站长网
导读:在数据库领域,阿里云公开了2020年的一个核心KPI。 “今年将帮1000家企业去O,完成10000套传统数据仓库上云。”6月9日,阿里云数据库负责人李飞飞在2020阿里云峰会上表示,经过多年技术演进,“去O”已进入大规模攻坚阶段。 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和EMC

在数据库领域,阿里云公开了2020年的一个核心KPI。

“今年将帮1000家企业'去O',完成10000套传统数据仓库上云。”6月9日,阿里云数据库负责人李飞飞在2020阿里云峰会上表示,经过多年技术演进,“去O”已进入大规模攻坚阶段。

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和EMC存储设备在过去几乎是所有大型企业的标配。而当业务互联网化大潮兴起之后,IOE架构,尤其Oracle等传统数据库架构难以满足爆发式增长的业务需求,因此最近几年电信、金融和政务等客户正在核心系统领域加速“去O”。

七年之前,去IOE浪潮潮头刚立,七年之后,去IOE浪潮已然势不可挡,因为实现核心“去O”的云数据库产品已经成熟。

云数据库已然成熟,阿里云提出“去O”小目标

最难是“去O”

IOE是一座大山,但去IOE行动往往“行百里者半九十”,去IOE最难是“去O”。

企业在实践中按照难易程度,往往最先替换IBM小型机,然后是EMC存储,最后才是Oracle数据库,目前有很多企业仍卡在“去O”中途,可见数据库行业的壁垒之高。

过去二十年,传统数据库几乎垄断市场,数据显示,到2017年数据库总市场规模达368亿美元,传统数据库一度拥有超过80%的市场份额。

越是底层技术越难以颠覆,在任何领域都是如此。现代IT基本上是由国外大企业定义,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这类基础系统软件一直存在着极高的门槛,少数公司控制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包括Oracle、微软、IBM和SAP等。

随着云计算时代的到来,这一拥有40多年历史的行业再次发生巨变,近年来,开源、分布式和云计算是数据库领域的热词,云厂商正在撕裂传统数据库固若金汤的防线,而且国内云厂商和国外云厂商的起跑线接近。

巧合的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是去IOE的源头,而互联网巨头推动的云计算,也成为众多企业去IOE的阶梯。

国外市场,AWS于2014年推出业内首个云原生数据库Aurora;国内市场,阿里云于2017年9月在国内率先发布了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并于2018年4月正式商用。

是巧合么?AWS和阿里云都是互联网的典型代表,同为电商业务发家,孕育出云计算的萌芽,又先后走上革新底层IT的道路。

十年前,阿里巴巴曾是甲骨文在亚洲最大的客户,但2009年阿里率先喊出“去IOE”并写入公司战略,2013年,淘宝核心系统最后一台Oracle数据库下线,替换整体成功。亚马逊也公开表示,到2020年将彻底抛弃甲骨文数据库。

这不是一家公司的个例,而是新IT冲击旧IT的权杖交接。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毫无疑问,亚马逊和阿里将自己的经验再转换为云上技术对外输出,对于自身技术储备稍弱的众多企业,去O之路有了参考。

云数据库的成熟

2013年前后,棱镜门事件的爆发,让政府部门认识到了信息安全,开始部署去IOE,但是受制于当时的国内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只能说风声大雨点小。

而如今云数据库的发展已经足以和传统商业数据库分庭抗礼,在某些场景更是有独特优势。

行业分析师指出,在全面上云的大背景下,商业数据库因其昂贵、高运维难度、以及低扩展性和可用性受到挑战。而云数据库则因天然为云定制,具备云计算的弹性能力,兼具开源数据库的易用、开放特点,及传统数据库的管理和处理性能等优势,成为企业的最佳选择。

以阿里云PolarDB为例,采用存储计算分离、软硬一体化设计,具备快速弹性能力、超大规格、超高可靠性以及两倍于AWS Aurora的性能。目前已是阿里云上增长最快的数据库产品。

PolarDB重大更新后实现了业内最快读写速度,最高达100万QPS;首次实现三份数据存储实时同步0延迟;首次实现单个实例规格最大达88核710GB;支持100TB数据存储,满足大型企业数据存储需求。

与此同时,阿里云还为企业提供了快速上云的选项,比如支持一键迁移,最快数小时迁移完成;推出高性能数据库一体机PolarDB Box,用户部署在自有数据中心即可享受云数据库的便捷体验,为企业上云提供平滑过渡。

与传统商业数据库相比,PolarDB具有以下优势:

成本低,成本不到传统数据库的1/6;

扩展性高,5分钟扩容,传统商业数据库需半年规划、数周落实;

安全,1天内无感修复漏洞,传统商业数据库需数周;

迭代快,新技术即时云上输出。

中国联通就通过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PolarDB-X等技术,重构了中国联通的核心IT架构,实现了对中国联通3.6亿用户的无缝“广覆盖”,成为全球最大的云上BSS系统;某全国性股份制商业****则通过PolarDB-X支撑信用卡、借记卡等关键业务;国税总局采用阿里云AnalyticDB实现了全国税务实时分析,推动个税系统改革。

阿里云的客户还包括银泰百货、百邦科技、谊品生鲜、朗致集团等各行各业客户,据了解,目前已有超过40万个数据库实例迁移到阿里云上,包含政务、零售、金融、电信、制造、物流等多个领域的龙头企业。

去IOE巨浪真正到来

阿里云智能数据库事业部负责人李飞飞此前表示,“云原生数据库在成本、灵活度、安全、技术进化层面都优于传统数据库,传统数据库会像马车一样被淘汰。”

技术发展螺旋般上升,云数据取代传统数据库的过程也正如此。

去IOE浪潮刚刚兴起之时,传统数据库也试图“云化”来延缓自身的衰退,但这种方式只能在短期内满足用户需求,当海量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爆发,传统数据库系统早已不堪重负。

客户需要的不是一个折中方案,云服务提供商和企业用户,都需要一个完全为云打造的数据库,是面向未来五年甚至十年业务演进的数据库,传统数据库走了四十年,云数据必须跑得比传统数据库更快。

相关数据显示,企业上云意愿剧增已达84%,据Gartner预测,到2023年全球3/4的数据库都会跑在云上。

实际上,将去IOE放到技术革新的大背景下,企业不是从单点出发替换掉自己旧有的IT系统,而是在全面云化的趋势下,打破重构核心系统。

这种重构在金融行业已经开始显现。6月1日,阿里云与中华保险签署金额高达7亿元的全面合作,采用“飞天”操作系统、云数据库等全套产品技术,重构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

今天,已经没有一家企业能置身于云计算浪潮之外。向云而生的大势已成,是选择现在,还是选择未来,并不是难做的选择题。对于云厂商、传统数据库厂商还有企业客户,哪有什么前浪后浪,都敌不过技术革新滚滚向前的巨浪。


(编辑:ASP站长网)

    网友评论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